毛细管网以及结构埋管和与辐射空调的优势比较

  A、建筑适应系统,还是系统适应建筑?虽然都叫辐射空调,但起源的国家不同,系统思路以及延伸的道路均不同,这可称为血统论!毛细管和结构埋管产生于德国和瑞士,德国虽然是世界第一的工业国,但是由于气候原因,在我们看来德国就没有夏天,至少和我们这相比德国算不算夏天,夏天比东北还要凉快,普通民居根本不需要空调,只有少数公用建筑写字楼使用空调,德国人的思路是以被动思路优先,不是主动调节。毛细管和结构埋管是一样的思路,都是加热制冷楼板,产生惰性来加热和制冷室内,这是典型的被动系统思维方式,如果对于冷热负荷都很低的室内来说,这种简单实用的方法不失为好方法,但这样的系统的原则是,必须建筑适应系统!把建筑的冷热负荷控制在系统能提供的冷热量以内,而且不必调节也不能调节!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,毛细管和结构埋管,才可以正常的使用。以朗诗为例,他们就是在为这样的系统盖房子,把保温做的超好,气密性做的超好,把一个单元或者一栋楼看作一个系统,不能开窗也不能调温,或者极其有限的调温,真是所谓的“恒温”。你说他好还是不好呢,很难讲,存在就是合理吧!

  

 

  B、模仿者的伪科学之路!中国的气候不是德国,中国的建筑更不是德国,朗诗可以做,但是别人就很难做了,独立的小业主所谓的家装工程这样做就死了!因为是建筑物以及其他条件不允许这样做,系统必须是主动式适应建筑的系统,不管是50瓦、80瓦、100瓦,建筑行行色色系统必须适应建筑,更要适应业主使用习惯,比如开窗!这样毛细管和结构埋管的强惰性的理论基础就错了,不能调节,冷量过低无法适应建筑,于是伪辐射开始大行其道,2到3次换气,低温送风,高温送辐射系统里的水,辐射最高提供20瓦冷量新风提供40瓦冷量,遇到低温高湿气候室内极冷,林林总总奇怪的东西都来了,最后一个成功的也没有!

  

 

  

  C、长远的看毛细管和结构埋管一定会退出历史舞台,辐射空调绝不会因为他们退出停下脚步,反而会进一步发展,主动的调节,快速反应成为系统的发展方向,从而回归最自然传热方式带走人体的热量,为人体创造最舒适的环境,而且会证明这种方式反而消耗的能源最少。